为“流动的城市”掌舵——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纪实

2022-12-01 10:15:01

W020221123336960862939.jpg

选手正在进行救援连挂比赛

W020221123336961031626.jpg

学生组选手模拟器赛场

W020221123336961218477.jpg

救援连挂实车赛场

W020221123336961397053.jpg

职工组前三名

W020221123336961571139.jpeg

选手完成驾驶技能比赛科目

W020221123336961738137.jpg

裁判执裁讨论

劳动创造幸福,技能成就梦想,大赛点亮人生。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简称本次大赛)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

本次大赛为国家一类大赛,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主办,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报社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承办,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职业,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舒适通勤服务的重任,体现着绿色交通发展方向。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堪称“流动的城市”,而列车司机们手中握着城市轨道的“生命线”。

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约有8万余人,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参加了本次大赛的技能比拼。该赛项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其中,职工组共21个代表队54名选手,学生组共20个代表队93名选手。

层层选拔 精心筹备

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展示行业形象和劳动者出彩人生的重要平台,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交通运输工作、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本次大赛作为行业技能人才的盛会,成为提升轨道交通列车行业展示技能、切磋技艺、传承匠心的重要契机。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原计划去年举行的大赛几经波折,各地经层层选拔组成的参赛队伍也几易阵容。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组参赛选手张梁原是该校参赛队伍中最年轻的成员,一年过去,原先的搭档毕业离校,走上工作岗位,张梁也成为队里年龄和资历最“老”的,更新后的两位搭档都是他的学弟。类似情况在其他代表队中也有发生,选手和赛事各方的准备和期待都酝酿已久,本次大赛最终成功举办,更显难得。

启动仪式上,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副主任、纪委书记李好明表示:“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一线从业人员广泛参与、展示行业精神风貌和职业风采的品牌,极大增强了从业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营造了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既考查理论知识又考验实操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赛项职工组为单人赛,学生组由3人组成一个竞赛团队。竞赛总成绩满分100分,由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成绩组成,既考查选手的理论知识储备,又考查实操水平。其中,理论知识成绩占30%,技能操作成绩占70%。

职工组技能操作竞赛包括实车操作和模拟器操作两个模块。其中,实车操作模块包括驾驶技能和救援连挂两个项目,模拟器操作模块包括列车操纵、列车故障处理、应急处置3个项目。

驾驶技能项目采用真实地铁列车在试车线上进行,竞赛选手应完成两次动车及对标停车,第一次动车的运行速度须达到每小时60公里,第二次动车的盲测运行速度须达到每小时40公里,目的是在一定时间考核选手的对标停车能力、驾驶平稳度和速度判断能力。

救援连挂项目同样在真实地铁列车车场进行,连挂地点设置在平交道口处,选手担任救援列车司机进行连挂作业,被救援列车司机由辅助人员(同一单位的另一名参赛选手)担当,目的是在有效时间内考核选手的连挂作业流程、连挂平稳性。

学生组理论知识考试取团队3人平均成绩。技能操作部分均在模拟设备上完成,包括驾驶规范、对标停车、开关门作业等标准化作业,以及应急故障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援连挂,共4个项目。3名选手轮流担任列车司机、行车调度人员、车站人员,相互协作完成一次值乘任务,由裁判全程综合打分。此外,还会对3名参赛选手的呼唤应答规范性及联络用语规范性进行考核。

历届优秀选手回归大赛执裁

“故障车已撤除防溜措施,前方进路安全,可以动车,对标1号停车位。”

“3米、2米、1米,停车!”

在两位选手的默契配合下,故障列车被救援列车稳稳推进至固定停车位置,对标误差仅5厘米,几乎实现了严丝合缝。这是职工组救援连挂竞赛模块中的精彩一幕。

这个赛场代表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的最高水平。每一名参赛选手都是优中选优,经历了各省(市、区)的层层选拔,才能在此同台竞技。

两天的赛程中,各科目比分都咬得很紧。模拟器操作模块中,选手要在无法观测速度表的情况下,仅凭盲测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一些选手凭借精湛的技术,可以将时速估测误差控制在1公里内;对标停车作业时,停车位置误差几乎为0。尽管赛前只有短暂的1小时练习时间,然而凭借着精湛的技能水平和长期的备赛磨练,多个队伍在模拟器科目测试中拿到满分。

职工组四川代表队有两组共4人参赛,他们是从全省5000多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中选拔而来,经过1年多的反复磨合才走到全国总决赛的赛场。“很紧张,比赛前几天每天练习到深夜12点,一身疲惫地躺回床上,凌晨2点还睡不着,5点又醒了。”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的沈晓昊说。

救援连挂项目需要两人配合,关键时刻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依靠对方的指令和自己的判断来执行,非常考验队友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在长期的配合中,我们已经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沈晓昊和同公司的选手向章辉是总决赛中的搭档。

激烈的高水平角逐也考验着裁判的执裁水平。据裁判长林宏介绍,本次大赛的裁判员全部来自于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线,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淀,其中很多人是历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中的优秀选手。

比赛中,他们对每一个执裁标准都严谨推敲。在11月10日下午的救援连挂模块操作现场,几位裁判就某位选手的一次试拉作业结果是否可判定为连挂成功,展开了紧张而激烈的讨论,最终的裁判结果让选手心悦诚服。这样的场景在两天的赛程中很常见。

“今年受邀来到成都参与全国总决赛执裁工作的专家,克服了诸多困难。许多业内知名专家为了本次大赛能顺利进行,谋划在前,不仅提前抵达成都安排筹备,还果断决策,解决了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执裁人手短缺的问题。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专业化、高水平、负责任的行业专家。”李好明表示。

四川代表队包揽职工组前三

来自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轨道列车技术专家肖英晖,担任本次大赛职工组仲裁长。作为北京市乃至我国首批地铁列车司机,他见证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行业的发展历程,也在39年的职业生涯中带出了一代又一代新人。

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轨道列车司机这一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向着复合型人才靠拢。一名合格的轨道列车司机,不仅要在技术上做到稳、准,还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此外,对轨道列车司机服务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强化服务意识,成为当下全行业的共识。

“工作第一天,师傅就对我说,轨道列车司机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乘客。”沈晓昊说,轨道列车司机是一份寂寞的职业,整日一个人在驾驶室中操作,与外界的交流很少,但是他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入职不久就从最初的车辆维修专业,转到了列车司机岗位。从零开始,工作3年后,他成长为公司的技术能手。

但他从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全国冠军,更令人惊喜的是,他和队友——来自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的向章辉和二分公司的林义伟,共同包揽了本次大赛职工组的冠亚季军。

能够从并肩作战,到共同站上领奖台,他们分享着加倍的喜悦。尽管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也才26岁,却已经都是业务骨干,沈晓昊已经带出了3名新人,他要把大赛中磨练出的技能和心理素养传递给新一辈的列车司机。“未来也会继续精进技术,把自己的驾驶技能磨练到比计算机还要精准,也会把这种工匠精神传递下去。”获得季军的林义伟说。

在11月12日晚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的参赛队伍,也站上了本次大赛学生组一等奖的领奖台。

据了解,本次大赛职工组单人赛前5名、双人赛前3名的选手,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后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第1名并符合条件的选手,可在次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集中表彰时,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本次大赛弘扬了工匠精神,传承了“两路”精神,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选拔了优秀技能人才,强化了品牌效应和内生价值。下一步,大赛组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富有新意、影响广泛”办赛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赛水平,持续发挥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加强新时期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实际行动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